.:.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孙立平:汛情思维不是知道大水会淹死人那么简单
本頁主題: 孙立平:汛情思维不是知道大水会淹死人那么简单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猥浮云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739
威望:417 點
金錢:40085 USD
貢獻:30000 點
註冊:2011-06-06

孙立平:汛情思维不是知道大水会淹死人那么简单

本文接上篇,也是写于2021年郑州大水之际。但当中的一些内容在今天可能还是多少有点意义。

1、大家都知道,位于新疆腹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但在2021年7月,突如其来的暴雨与洪水,使得300平方公里范围的沙漠变成湖泊。正在建设中的中石化西北油田所属塔克拉玛干沙漠玉奇片区,因此而蒙受巨大财产损失。

2、塔克拉玛干的洪水,与此前河南大水一起,再次提醒我们,要注意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南雨北移的趋势可能出现。同时也提醒我们,北方干旱地区的人们可能得扭转一下以前的旱情思维,需要有点汛情思维了(见孙立平:特大暴雨再次提醒:北方需要有点汛情思维)。

3、北方干旱地区需要有点汛情思维这个问题,最近我讲过好几次,但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人说,你这是不是为当地政府洗地啊?更多的人说,这个问题还用说吗?还用强调吗?谁不知道天上下雨地上有水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发洪水会淹掉庄稼,会冲垮房屋,甚至会死人?

4、其实,事情真的不是这么简单。汛情思维并不是知道天上下雨地上有水发洪水会死人这样简单的道理。汛情思维凝结了有关记忆、直觉、经验、心理准备、本能反应、判断与决断、应对思路、平时准备的意识等诸多因素。这种汛情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遭遇洪涝灾害时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式以及行动的效果。


5、年龄大点的朋友还能记得2008年我国南方那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吧。那场冻雨发生在新年与春节之间。寒冷的天气,飘飞的雨雪,湿滑的路面,这些在北方比较习惯的场景,在习惯了温煦冬阳的南方,却造成一场极大的灾害。一时之间,城乡交通、电力、通信等遭受重创,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居民和国家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6、然而,在开始的时候,人们几乎是用一种惊喜至少是不当回事的心情,来迎接这场灾害的。请看当时的一些报道:在受灾最重的湖南,长沙飘落了2008年的第一场雪,在当时它带给人们的不是恐慌,相反,却是难得的美景。不少人都趁着这难得的雪景赶着拍照留念。在湖北武汉,尽管一些老居民楼区发生水管冻裂事故,但人们也没有觉得特别意外。

7、但不久,现实就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的地方房子被压塌了,供电因高压线被压断而中断,交通受阻,甚至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受到严重影响。更普遍的是,在北方司机已经习惯的湿滑路面上,南方司机由于没有经验,侧滑和连环相撞大量发生。而遭遇寒冷天气应有的保暖和采暖准备几乎完全没有。现在我还记得海南人让北京朋友给带电暖器、电热毯的情景。

8、如果说十几年前南方的那场冻雨是一次偶然的异常,而最近几年北方连续遭遇的暴雨和汛情,则可能预示着一种可能延续相当长时间的趋势或周期的出现。有关学者和机构最近这几年已经在频频在发出类似的警告。如果说在一场偶然的异常中,缺少经验是正常的,人们不可能为小概率事件做常规性准备,而在可能到来的趋势或周期面前,则需要做系统性的应对准备。

9、应当意识到,过去多少年的干旱周期,使得北方人形成了一种普遍的旱情思维,而缺少汛情思维。缺少汛情思维,当然首先是表现在由于缺少水灾经历而造成的掉以轻心和应对时的手足无措。我们可以看一下当地网友的感受:“说旱情思维太对了。之前我们这边抗旱浇地水塘都抽干了,都盼着赶紧下场透雨救救秋庄稼。天气预报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真没觉得是个事”。“河南确实是年年抗旱的旱情思维!面对暴雨没当回事儿的人多!群众和官员都这样!”

10、相反,在多少年的干旱周期里,人们形成的是水贵如油的观念及一整套做法。这次河南大水,雨量过大当然是基本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多个水库在大雨中同时泄洪,也大大加剧了灾害的程度。这里面,除了管理体制和官员决策上的失误之外,有两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在长期干旱环境中形成的对汛情反应的不敏感,二是由于长期缺水形成的惜水如金的思维定势和侥幸心理。而且这还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在这些地方,谁就是钱啊。

11、要知道,这种汛情思维的缺乏,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已经凝结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安排和生活形态。正如一位网友说的:农村的坑塘,是和地方的排水灌溉系统,乃至更大的地方水系支流连在一起的,根据旱涝变化可以互为调剂,起到互相支撑的作用,现在基本全部填平建房了,城市也一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十年的干旱年代里,北方旱区大量河流断流,这些河床要么被改造成农田,要么被各种工程拦腰截断,要么被建设成连片的居民区,甚至建成现代化的城市。

12、最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河南的柳位坡蓄滞洪区。大家知道,在历史上,河南也曾经是一个洪涝灾害频仍的地方。柳位坡本来就是作为蓄洪区而存在的,在传统社会中,这里都是不收农业税的。但从1963年以来,由于干旱,这里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都没有再起过蓄洪的作用。而当地的老百姓已经没有了这里是蓄洪区的概念,他们已经习惯了在那里安居乐业,像其他地方老百姓一样生活。据网友提供的信息:这次,当需要柳位坡起蓄洪泄洪作用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是非常抵触的。大堤上的炸药早就埋好了,但就是迟迟不能点燃,因为柳位坡的老百姓日夜护堤。


赞(6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06 10:36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1-25 18:33